天还没亮就下起雨,厚厚的雨云布满整片天空。我洗刷过后站在阳台上望着灰暗的天空,心想糟糕,户外的取景无法成行了。也因为思量太久而迟出门,原本约好7.30到阿晴的家接他,却迟了15分钟。
吃了早餐后已经是830,是我们约好在titiwangsa集合的时间,我赶紧打了通电话给james,想告诉他我会迟到。怎知道他睡眼朦胧的接了电话,说道是的我马上就出门,好离谱的迟到啊!
所以我和阿晴就先去titiwangsa,那时天空已亮,雨也停歇了,我们开始拍摄。
我们在一片草地上拍摄,我没有头绪,先前的构图和光线都派不上用场,阳光被云层挡着,天空灰白色,漫射光,柔和有余,却失去了光影对比的性质。所以我决定拍些柔和性质的半身照,让青青的草地和树丛背景凸显身着白衣白裙的阿晴。贯彻我们这次的拍摄主题,我带了好几本书,让阿晴捧在手上摆出阅读的姿态,借以传达主题:都市里的恬静。我觉得一个人静静阅读就是一种恬静,而都市里,公园算是一个蛮适合静静阅读的户外场所。(其实也想过要去闹市里,在人潮汹涌的街道上占据一角,或车流熙攘的马路边静静阅读,那会是更大的对比。可惜由于时间和人力和天气的关系我们没有执行这个构思。)
james终于在一个小时后抵达,我们和阿晴再沟通一阵,拍了一会儿又下起雨来,大家都躲到凉亭里避雨。可是雨没有停歇的意思,所以我们冒雨走回车上,去第二个景点:国家剧院。
我们决定在国家剧院里的咖啡馆拍摄,阿晴坐在栏杆边的位子,一杯茶,一本杂志,栏杆外是青青树叶,还嫩湿着这场清晨的雨露。在清爽的环境下的恬静,我架起长焦镜头老黑,从远处拍摄,把静止的时间和绿意的空间压缩成一种轻轻柔柔的恬静。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去椰子屋午餐,james另有约会而先行离去。剩下我和阿晴,所以我也不打算去其他景点了。就向庄若借了椰子屋楼上的大厅来拍一些室内的人像。
一直拍到下午六点多,大家都累了。准备离开。题外话:阿晴爱上了椰子屋的披萨,还打包回去给家人做晚餐。
总结一下,这次人像拍摄我拍了2GB,都是raw 档,大约有400张。也拍了一卷黑白菲林,柯达BW 400 CN。也许是习惯了数码可以即刻浏览成果便利,拍菲林的时候战战兢兢,测光偏向亮部,企图营造强烈对比的效果。成像如何有待明天菲林冲洗后才有分晓。
总算体会到了人像摄影的难度,架起了所谓的人像镜头50mm,美丽的模特儿站在眼前,心里也有了一个主题。可是要怎么拍摄呢?半身构图或大头照,大光圈对焦眼睛虚化背景,闪灯制造眼睛的光采,单纯的背景,或高角度或平行视线的角度,或蹲或站在凳子上,或躺或俯,这是摄影师的舞蹈。模特儿的舞蹈呢?或站或坐或轻靠或仰望或俯视或跳或跑,眼神飘向镜头或远离镜头,脸型角度和光线角度和镜头角度的变化,等等。这就是我仅有的人像摄影概念,显然不足以拍出主题的概念。不过亲身体验了,却是得益良多,不管是技术上的运用还是构图和概念的运作,甚至是对模特儿姿态和脸型的掌握,都有了深一层的体会。
阿晴面对镜头很自然,毫不造作的表情和落落大方的姿态实在让我更轻易的捕捉主题的画面。他也有很多点子,在椰子屋的室内拍摄,躺在地板上的那个概念就是他提出的,而且效果蛮不错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脸型适合怎么样的角度,怎么样的发型,还有如何营造眼神的感情。最好玩的是,我们的拍摄过程是一种集体创作,彼此会提出意念,光线的运用,姿态的幅度,脸部的表情,角度的取舍等等,借用数码相机的便利边拍边看效果,也算好玩。
这次经验很值得,我看到了不同镜头的运用的效果,也体会到了人像摄影的高度。阿晴的模特儿经验也带给我不少方便,除了学习和模特儿沟通的重要性,也从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一些专业摄影的过程。
这是一次学习过程,我毫无压力(除了阿晴说过:如果拍到我不美你就惨!),随心所欲,不其然竟得到了这么多。
这就是阿晴,我们当天的模特儿。其他的照片容后再贴上。
訂閱: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