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雜想
日前發覺谷中城商場的中庭搭起農曆新年的擺設。梅花、大紅燈籠、舞獅,單是這三者就足以引起快過年的意識。而谷中城隔壁的另一商場,The Gardens也掛滿大紅大紫扇子搭設成的燈籠。也是日前,在KL Sentra火車站月臺等候時,發覺到月臺天花板也掛滿了大紅燈籠。回到住處,公寓大門不只掛上大紅燈籠,也貼滿吉祥圖樣的貼紙。早在上個星期我也乘某家有機商店促銷時買了兩個禮藍,準備過年時送回家鄉。這才發覺,原來這些年來過年的氣息在商場最濃厚,過年的意識,也總是被消費的動作驚醒。當然,還有假期。念書時不用上學的過年假期,演變到目前不用上班的過年假期,當每一次盤算著要請多少天的年假回鄉過年時,心裡的過年氣氛已經醞釀成型了。
現在回頭看來,自己的過年模式原來沒有變過。從離鄉背井來這城市念書開始,過年已經成了回鄉的代名詞。過年前收拾行李輕輕鬆鬆回家,懷著假期的美好期待,那是我念書時最美好的心情之一。出來工作後過年回家總買大包小包的,浩浩蕩蕩回家,懷著給家人送禮的敬意,那是我有能力表達感恩的方式之一。
說到能力,早前和臺灣朋友安安通信時提到大家如何過年。她說臺灣人過年時都派紅包,我說這裡也一樣。她說她也得派,因為已經是有工作能力的成年人了。對此我還蠻不好意思的,因為我到現在還在收紅包,家人的長輩的。近年來越來越多朋友,甚至的比我年幼的,也開始有資格派紅包給我了。對於結婚後有資格派紅包這點我沒異議,但我不認同紅包要派給還沒結婚的人。紅包本是壓歲錢,派給未成年晚輩以示祝福。如今成年和成婚已經沒有直接關係,如此習俗實在無須盲從。
不過放鞭炮的習俗我倒是喜歡。雖然政府明文禁止燃放鞭炮,小鎮的鄉民們不大理會,年除夕夜迎接大年初一凌晨時分總有鞭炮聲此起彼落,也有人燃放煙火,近年來煙火越來越燦爛,這樣也好,小鎮人民也不必跑到大城市看煙火了,在自家門前抬頭看見的煙火怎麼說都比較親切。一邊聽著爆裂鞭炮一邊觀看璀璨煙火,煙霧瀰漫下人影晃動,似乎有年獸的影子,它每一年都被嚇跑。小時候讀過的年獸屬於神話,長大後也讀過兩本關於過年的科幻小說,一是衛斯里的《新年》,二是那多的《過年》。《新年》是一部氣氛詭異的小說,那個來歷不明的神祕人大概是外星人。《過年》有年獸出沒,神奇的是那年獸可以在時間里來去,也是來自地球外的生命。整個故事也詭異的很,其實都不適合過年時閱讀。
小時候的神話,和長大後的科幻,其實都沒甚麼兩樣,神話不過是詩意的科幻。小時候的過年和長大後的過年,心情倒是不一樣了。無論如何,過年是一個相聚的季節,團圓,是中華文化最美麗的習俗。
訂閱:
2 comments:
豪迈
提到...
看到您对《新年》和《过年》这么的一个简介,我便在新年前夕买了倪匡的《新年》,而且是趁着新年假期把阅完,现看着里头的第二个短篇。
我很喜欢他用“新年”这么一个比喻:过得了一个贪婪的欲望,就像过了一个年关,值得道喜。
虽然《新年》的确不太适合新年期间看(恐怖!),但是它却在这个新年里给我增添了意义,领悟后,不自觉地让自己的嘴微现弧形。
我会继续“搜索”那多的《过年》。谢谢您的介绍。
fox
提到...
豪邁的體會很有意思!
那多的《過年》不難找到網路版的,閱讀愉快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