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書局難免買書,尤其是懷著新年新希望的期待,又遇到心儀書本時,買書是渾然天成。話說那天吃了早餐後走去KLCC的紀伊國書屋,在新書折扣處看見南懷瑾的《二十一世紀的前言後語》,他的書是引我進入中華文化思想的啓蒙鑰匙,一開始讀他說道家的參同契,太深奧結果讀不下去。後來讀他寫黃帝內經的生命科學,倒是津津有味。然後是他說易經的,讀得一知半解。也不強求,讀書要看時機和自身條件。南師剛於2012年去世,如今睹物思人,懷念起書本裡頭他說道的幽默淺白。這部上下兩冊的書是買回家擺放等時機到了再慢慢翻閱的。
另一本則是買回家馬上翻開閱讀的。那是張草的《蜀道難》,是兩年前的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庖人誌》的前傳。張草的小說很好看,倪匡曾讚“忍不住想說每一個字都好看”。只是他慢工出細貨,《庖人誌》花了9年,還好《蜀道難》沒有庖人難,只花了兩年,希望續集《孛星誌》別讓我等太久。買了書本就馬上回家看小說,反正早餐吃得太飽,省下午餐的時間,正好一頭栽入蜀道難。這部《蜀道難》的背景是明末崇禎時,地理是四川,事件是張獻忠攻佔四川時屠殺百萬人民。有道士二十年前就得到預示煞星下凡西方屠殺生靈,帶著兩個徒弟定居四川,他們以為張獻忠是那煞星,如果殺一人能救千萬人,你殺不殺?
《蜀道難》和《庖人誌》彼此相關,但也可以單獨成立。故事裡武功佔小部份,還有一大部份留給道術奇門遁甲之類的,放在真實的歷史背景裡,頗有民間野史風味。
說起來《庖人誌》的故事我也忘了,於是乘機重讀一次。記得張草在代表作《滅亡三部曲》裡大量用佛學打造故事的前因後果,這回寫武俠則說起道來。不過這裡的道是道術居多,包括奇門遁甲和八陣圖之類的,比較起來武功倒顯得不那麼關鍵,江湖好像沒那麼虛幻,這樣的武俠好像復原傳統民間的面貌。《庖人誌》有六個故事,寫六個人物。《蜀道難》有三個故事,寫三個道士。讀完兩本小說後忍不住替張草擔心續集可能寫不完(據說他手上的小說計劃二十年也寫不完)。我想到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那部小說的結構大概如此:
敘述阿一的故事裏出現了阿二,於是說起阿二的故事。怎知阿二的故事裏牽涉到阿三,只好另起一篇說說阿三的故事。如此阿四阿五阿六陸續出現,一直到阿二五五。故事一個個說下去,幾乎說不盡。因為阿六的故事裏出現的阿七就是和阿一有關係的某人,這裏又可以橫生某一枝節,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讀到後來我都忘了阿一和阿二是甚麼關係。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最多到阿七,故事就會讓阿一再出場。因為六度分隔理論,世界上所有的陌生人只需要最少六個的中間人就能聯繫起來。平江不肖生在《江湖奇俠傳》裡用得出神入化。
《庖人誌》裡的故事提及青城山長生宮。我又想起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好像出到第11卷了,我只讀到第9卷,不知道青城派最後一名弟子燕橫如今怎麼樣了。《武道狂之詩》也是好看的武俠小說,喬靖夫是熱血派的,他的《武道狂之詩》著重熱血精神,和張草細膩融合歷史、武功、道術、民間的風格大不相同。 看來武俠小說還有人材輩出。
回到紀伊國書屋,其實去逛書局的初衷是想再看看有沒有比較喜歡的月曆。沒想到卻是買了一些書,因此重溫了舊書,連帶想起還沒追完的小說。
2 comments:
Daruma
提到...
飞狐兄,
又到您这儿来逛了,原来你还真的是个超级武侠小说迷啊!失敬!失敬!^_^
fox
提到...
對,我非常喜歡武俠小說!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