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张望城市里头的繁华,那些极尽奢华的商店橱窗,那些丰富佳肴的餐厅盛宴,那些纵情享乐的城市子民。我是其中之一,我在奢华打造的商场购物,我在高度营造气氛的餐厅用餐,我去电影院看好莱坞的声光色影。我纵情享乐,花费多佘的资源。
而我其实响往节约生活,简单就好,知足常乐。我不抗拒有钱人奢侈,他们有这个能力。可是我卑视浪费,那是不公平的消耗原本可以让他人享用的资源。所以我开始培养简单生活的形态。饮食要健康适量﹝我必须拒绝那些供应超大份食物,大多人都吃不完而浪费食物的餐厅。),购物要精简(我必须考量衣食住行的需求物品对环境保护的原则),生活习惯要节约(从刷牙洗脸到用电脑的习惯)。
就说说购物精简这一项。
排除维持生命的基本物品,购买东西是差异性很大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而不同的兴趣催生不同的需求。为了让兴趣得到发挥而满足精神需要,所谓的“非维持生命必需品”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譬如说我的兴趣是摄影,所以我对相机和镜头都有需求。我不购买相机镜头的话就没办法摄影。如果我的兴趣是音响,那么我对扩音机扬声器电源线之类的电子器材就有需求。而世界上各类兴趣的产生促进了各类“非维持生命必需品”的生产,这肯定消耗着大自然的资源。我无意抗拒这些消耗,这些“非维持生命必需品”是支撑着整个文明的基本架构,同时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我想确认的是,我要如何节约的维持我的兴趣,不造成多余的资源浪费。
所以我想购买耐用(最好永远不坏)的物品。譬如衣服鞋子背包,我倾向于选购耐用的种类。但对于现代的电子产品来说,尤其是电脑和通讯方面的产品,耐用是先天上的矛盾特质,因为这些电子产品都会过时,过时了就用不着,虽然她也许还能够操作(耐用)。说到这里,好像电子产品本身就与环保冲突不已。可是不用电子产品的话我们的生活又无以为续(不用电脑的日子,我将失业)。而电子产品的快速淘汰过程产生了不少“垃圾”。这些垃圾将何去何从?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期待再生科技的突破,让这些垃圾摇身一变重新作为新产品的原料。或者是制造科技的大跃进,电子产品能够在奈米的层次上进化,让新旧交替的过程恍如细胞再生。
我理想的节约生活好像不太容易,因为自己的欲望会和节约的原则冲突。我想欲望这回事可以减低,原则必须坚持。生活方式是展现生命的一种手段,节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则,如果此原则和其他原则(譬如健康,譬如安全,譬如感情)有冲突的话,我想我应该依其重要性而取舍。
(谨以此文纪念先前大手笔购入一批户外活动用品(睡袋、快干衣裤、防水夹克、压缩袋子等等),提醒自己要谨记节约生活的理想和原则)
訂閱: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