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1G 一些电脑 一些科学 一張照片的誕生 九把刀 人物 十字路口 大城小鎮 小小說 小孩 小旅行 马鲁帝 书本 公園 分享 友人 天空 太魯閣 日本 日偏食 水果 水痘 火车 出游 发生过的 古典樂 台灣 札记 生日 生活 生活,照片 生活方式 生活点滴 生病 电影 买书 亚庇 交通 关丹 吉隆坡 回/记忆 回和记忆 地震 早餐 有机 有孩子的人 有機 羽毛球 耳机 艾西莫夫 住海邊 体育 听歌 希腊 我居住的地方 我家小孩 村上春樹 步行 沙巴 谷中城 豆原 車站 那些我爱过的女孩们 事件 京都 卷雲 咖啡 咖啡館 国家公园 怡保 房子 拍摄婚礼 明信片 治安 法国电影 社会 花蓮 花蓮慢游 转贴 金马仑 陈绮贞 星巴克 星空 星軌 相片 相机 相機 相簿 省思 省思 thought 看电影 科幻 科技 紅葉 若干心事 苹果 郊游 郊遊 面包 音乐空间 音樂 食物 哥本哈根 家鄉 恩田陆 旅游 旅遊 晃蕩 書本 書本,閱讀 烟火 烟雾 神山 阅读 阅读笔记 馬六甲 馬拉松 健康 婚礼 婚禮 婚禮攝影 教育 清明 理发 琐事 荷蘭 設計 野餐 雪山 散文 森林 渡轮 等待 编程 感性一点 感恩 摄影 新加坡 新闻 椰子屋 照片 過年 電影 榴槤 演唱会 静思书轩 寫詩 閱讀 閱讀,書本 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閱讀,書本 器材 澳門 辩论 镜头 餐厅 餐廳 講座 點滴 檳城 瀑布 藍山 藝術 關丹 籃球 攝影 聽歌 ABL apple art badminton basketball blue mountain book bread breakfast bukit tinggi cafe camera cameron cheers cherating classical coffee concert copenhagen denmark design diary durian eclipse fairtrade feeling firework food friend fruit full-frame gadget GRD GRD2 greece happen haruki murakami hometown house hualien incident interior ipoh jandabaik japan jeram toi jogging kelantan KTM kuala lumpur kuantan kundasang kyoto langkawi lens life living style Macau marudi melaka memory miangkam midvalley mossy forest movie mt kinabalu music musicstory nba netherland new year organic panasonic G1 park pasir belanda penang people perhentian photo photography picnic poem portrait postcard prewedding programming reading restaurant rimbun dahan running science sentimental sggabai sharing shopping sick singapore sports star trait starbuck story stroget taiwan technology thought thoughts thoughts.省思 titi eco farm travel trip typica wangsa maju waterfall wedding

何為有機,為何有機 2

人類維持生命的方式和其他生命無異,綜合來說是能量,而人類的主要能量來源是食物。食物進入身體后分解成最初的狀態,各種食物內容各就各位,葡萄糖的即將被燃燒,產生的能量讓身體可以移動也讓頭腦可以思考;蛋白質的被分派到身體各處的細胞進行修補和再生工作;礦物質的和維他命的也一樣隨血液環游身體義無反顧往所需處投身;剩下身體不需要的部分就送到大腸等候出境,或非法逗留在身體某部分等待壯大。如果礦物質的和維他命數量和種類都不足,無法應付身體不同部分的操作需求,也無法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提供足夠彈藥來抵擋病菌的侵犯,于是身體用生病來告知。于是一般人就去看醫生,吃醫生開的藥,止痛殺菌抗生素什么的。這可以是外援,暫時協助免疫系統戰勝;也可以是麻痹,暫時隔絕疼痛,也幫助我們忘記身體發出的訊號。這大概就是食物和身體的因果關系了:怎么樣的食物造就怎么樣的身體。

所以我對林先生提出的6211飲食觀念特別留意 - 環顧現代的各種慢性疾病和癌癥折磨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更可怕的是越來越多年紀還沒上去的人也開始涉足慢性疾病的領域。我相信預防勝于治療,食物為身體之本,配合身體的設計來提供操作的能量,這樣子的效率不只讓身體能夠在最佳的狀態運作,也不會累積成影響日常生活的慢性疾病。林先生說的6211其實是日常飲食的食物分配 - 六分蔬菜,二分水果,一分碳水化合物,一分肉類。而這個只是參考指標,必須根據個別的生活差異和身體狀況來調整,譬如說勞動量比較多的人,可以是六分碳水化合物和一分蔬菜。我覺得這概念在于提醒自己的飲食以蔬果為主,尤其是都市生活的上班族,勞動量不高的話可以不用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林先生強調飲食的多樣性,這樣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養分。當然多數人都不想在每一餐斤斤計較菜單里有什么營養,所以他建議兩個方法來讓大家人容易做到營養多樣化,第一是顏色,盡量在一日三餐內包括不同顏色的蔬果。第二是環境,盡量在三餐內食用在不同環境生長的蔬果,譬如泥土內的、水里的、地上的、樹上的等待。這樣子選擇蔬果的話就很容易達到營養均衡,因為不同顏色的蔬果擁有不同的營養;而不同生長方式的蔬果自然也包含不同的養分。

至于為何選擇有機蔬果,那就要回到食物的本質了。食物本為身體提供能量,可是現代務農方式志在高產量,所以農藥變成常態,提供能量之余也提供殘留毒素。高產量也催生了基因改造的農作物,先不論基因改造過的農作物如五轂黃豆等對人體的影響至今沒有定論,其能量也不及自然長成的農作物。(正如上一篇提到的)(突然想到:是否自然長成的農作物無法保持高產量來應付漸增的人口?如果是的話,有機耕作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有機的方式不能只看產品,更重要的是其態度 - 自然之道,順應生態環境達致的平衡,于是就扯上環保了。循環不止,生生不息,生態本來如此,我們身為這個生態的一部分,卻要打破這個平衡:只有自己生生不息,其他生命通通去死。于是有機的態度更顯珍貴,那是對生命的尊重 - 允許其延續,和未來無盡的進化可能。


0 commen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by fox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United State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