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1G 一些电脑 一些科学 一張照片的誕生 九把刀 人物 十字路口 大城小鎮 小小說 小孩 小旅行 马鲁帝 书本 公園 分享 友人 天空 太魯閣 日本 日偏食 水果 水痘 火车 出游 发生过的 古典樂 台灣 札记 生日 生活 生活,照片 生活方式 生活点滴 生病 电影 买书 亚庇 交通 关丹 吉隆坡 回/记忆 回和记忆 地震 早餐 有机 有孩子的人 有機 羽毛球 耳机 艾西莫夫 住海邊 体育 听歌 希腊 我居住的地方 我家小孩 村上春樹 步行 沙巴 谷中城 豆原 車站 那些我爱过的女孩们 事件 京都 卷雲 咖啡 咖啡館 国家公园 怡保 房子 拍摄婚礼 明信片 治安 法国电影 社会 花蓮 花蓮慢游 转贴 金马仑 陈绮贞 星巴克 星空 星軌 相片 相机 相機 相簿 省思 省思 thought 看电影 科幻 科技 紅葉 若干心事 苹果 郊游 郊遊 面包 音乐空间 音樂 食物 哥本哈根 家鄉 恩田陆 旅游 旅遊 晃蕩 書本 書本,閱讀 烟火 烟雾 神山 阅读 阅读笔记 馬六甲 馬拉松 健康 婚礼 婚禮 婚禮攝影 教育 清明 理发 琐事 荷蘭 設計 野餐 雪山 散文 森林 渡轮 等待 编程 感性一点 感恩 摄影 新加坡 新闻 椰子屋 照片 過年 電影 榴槤 演唱会 静思书轩 寫詩 閱讀 閱讀,書本 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閱讀,書本 器材 澳門 辩论 镜头 餐厅 餐廳 講座 點滴 檳城 瀑布 藍山 藝術 關丹 籃球 攝影 聽歌 ABL apple art badminton basketball blue mountain book bread breakfast bukit tinggi cafe camera cameron cheers cherating classical coffee concert copenhagen denmark design diary durian eclipse fairtrade feeling firework food friend fruit full-frame gadget GRD GRD2 greece happen haruki murakami hometown house hualien incident interior ipoh jandabaik japan jeram toi jogging kelantan KTM kuala lumpur kuantan kundasang kyoto langkawi lens life living style Macau marudi melaka memory miangkam midvalley mossy forest movie mt kinabalu music musicstory nba netherland new year organic panasonic G1 park pasir belanda penang people perhentian photo photography picnic poem portrait postcard prewedding programming reading restaurant rimbun dahan running science sentimental sggabai sharing shopping sick singapore sports star trait starbuck story stroget taiwan technology thought thoughts thoughts.省思 titi eco farm travel trip typica wangsa maju waterfall wedding

島游記 - 攝影心路紀事 (續一)

在博物館室內拍攝的難處,其一是光線不足。這光線不足之說只對相機而言,就人類肉眼來說,室內只要有燈光雙眼就能視物,傳達至腦海的影像足以讓辨識過程操作,這個過程是連續性的,我們可以想象外頭景物像流水般流入眼睛在腦海成像。相機不一樣,她是時間性的,只摘取某個時間片段的景物(千分之一秒或百分之一秒或四分之一秒,這就是所謂快門了)就得在感應器(菲林)成像,所以對光線的敏感度極為重要。于是就有了ISO,所謂感光度,來調整數碼相機的感應器(sensor)對光線的敏感度。所謂對光線敏感,也不過是感應器在把光線轉換成數碼訊號當兒加大力度 - 放大訊號強度。這個放大過程會有差錯,放大的幅度越強則錯誤越多 - 這就造成了所謂的雜訊(noise),也就是照片里明顯看得出影像是由一連串的小點組成的視覺體驗。

譬如這張在生活館攝影廳拍攝的照片,因為燈光不足,得用ISO800 (一般來說ISO100是沒有雜訊的),看得出左邊的文字有燈光集中照明,而周圍的部分一片黑暗。明和暗之間的過渡有些粗糙、并有黑和白之外的顏色粒子,這就是雜訊了。雖然說有雜訊的照片看起來不夠“干凈”,大概是柔滑絲綢和粗糙麻布給人的視覺感受吧。可是雜訊帶來的顆粒感也有其風味 - 用顆粒組成的影像,一些失真的顏色。當時GRD的光圈完全打開,針對燈光下的文字部分曝光,快門還是慢過手持相機不造成振動的“安全標準”。于是只好把ISO推高至800,心里明白雜訊無可避免(如果是DSLR的話就沒問題,因為DSLR的雜訊遠比digital compact少)。也因為拍攝的主題傾向黑白的單色調,加強顆粒感也別有味道;在后制時也加強對比,黑暗部分的雜訊通通變成一片黑色,讓視覺更集中在明亮的部分。







生活館的燈光設置配合展覽的重點營造觀賞氣氛,所以我拍攝這張照片時只針對明亮的照片曝光,讓暗部始終陰暗,亮的部分保持明亮,想保持現場的視覺氣氛。還好那處的光線不太暗,足以讓GRD以ISO400在安全手持快門下拍攝。我把相機舉至和相片平行的角度,主題是柔佛蘇丹的肖像照,放在左邊;把右邊留給其它肖像照。找到的角度剛好讓三張肖像照從左至右排列,并由大至小,形成看不見的線條作為視線引導。










整體來說博物館的展覽廳都是以集中式的昏黃燈光為主,并言明禁止使用閃光燈。如果使用DSLR,大可以大光圈鏡頭高ISO來手持拍攝,無需三腳架。可是digital compact沒有大光圈(我這臺GRD算是異類了,F2.4的光圈,一般digital compact都是F2.8甚至更小)。









我沒帶三腳架(在博物館用三腳架也很麻煩吧!),只好手持拍攝,把ISO推至400(這是GRD雜訊還可接受的最高感光度了,雖然可調至ISO1600),光圈打開了,測光下來,快門還是太慢;而GRD沒有防手震功能,我只好盡量找支柱來依靠,避免手震。譬如這張是把相機抵著外頭的玻璃箱拍下的,雖然是17份之一秒的的慢快門,還是能夠拍出清晰的照片。下一張因為無處可靠,勉強用12份之一秒拍下,看得出照片不夠清晰,物體的衣服線條和臉部表情都模糊了。












去聽演唱會時自然也帶著GRD,不過沒奢望要拍下陳綺貞在舞臺唱歌的風采。雖說坐在前方的位置,距離舞臺也大約三十公尺,如果是DSLR加200mm的長鏡頭就剛好夠用。GRD的28mm廣角注定了她只能拍全景,如這張容納舞臺和聽眾揮手喝彩的照片,我等大熒幕顯示出陳綺貞的特寫時拍下,并往下取景把剪影般的人群納入畫面,想表達“這是一場快樂的陳綺貞演唱會”的訊息。由于現場只有舞臺的燈光,周圍卻一片黑暗,相機的自動曝光會偏向重現暗部,而造成舞臺過度曝光。反正Digital compact即拍即看,就試著根據相機自動曝光拍一張,看了效果后再決定要減低多少級EV。這張是-1.7EV拍下的。


0 commen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by fox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United State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