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千古中醫之謎》
中醫之所以神秘是因為我沒有嘗試去了解其內容,還是我的知識不足以明白其理論和觀點?又或者是我在這所謂現代科學教育所培養出來的思維容納不下中醫看待人體的角度?讀了這本書,我開始思考為什么這么厲害的中醫無法普世,去打救深受各種長期疾病折磨的人。卻讓他們一直吃霸道的藥壓制癥狀,容忍各種副作用,那實在是一種無止休的殘酷拔河。
書里有云:西醫的觀點是醫治“病”。他們針對“病”的起因和后果設計各種方案把“病”從身體里除掉。而中醫的觀點是“人”,他們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身體的系統失去平衡。而“病”是身體的反應,也是訊號。只要知道這些“反應”或“訊號”的意義,調整身體回歸平衡,“病”作為一種現象,自然消失。在中醫里,所謂“身體的系統失去平衡”,說的是陰陽失調,而陰陽失調的原因牽涉身體五行之氣的運行失常。而五行失常的原因可以是自身情緒引發,也可以是外物侵襲(譬如病毒、食物)。中醫會以推拿、針灸或藥草這幾種方式來讓五行之氣回歸正常,這樣的話病征自然迎刃而解。
就是這個“氣”的概念分割了中醫和西醫,畢竟“氣”是看不見的,西醫只看見“血”。這里我又想起之前讀過的另一本中醫杰作《氣的樂章》。中醫常說“氣血”,可見“氣”和“血”息息相關,可是“血”又不同于“氣”,王唯工教授在《氣的樂章》對“氣”提出了科學的解釋:他說“氣”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氣”就是共振,而這份共振是推動血液在身體里周而復始循環的動力;“穴道”則是每一段血管中共振最強的一點。書里說所有疾病的起源就是身體某一部分的供血不足,而供血不足的原因不外乎“氣”的運行不順。所以中醫的推拿和針灸針對穴道提供外力來增強某一部分的共振、讓血液順利供應到相關器官。
竟說到另一本書去了,呵呵。回到《千古中醫之謎》,此書主題其實不在中醫哲理,而是中醫經典人物的歷史回顧;企圖通過這些人的傳奇重現中醫的精妙和輝煌功效。出場人物有五: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和李時珍。此書之前我只略聞扁鵲、華佗和李時珍的事跡。扁鵲是神醫,能夠一眼望出人身的的疾病。華佗的外科很厲害,想必很多人都讀三國演義里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而說到李時珍,自然想起他嘔心瀝血制作的《本草綱目》,堪為中國第一本百科全書。可是對于張仲景和孫思邈我就一無所知了(不知道一般人是否認識他們,還是我對中醫太過孤陋寡聞?)。書是演講稿整理而成,演講時中國電視臺的節目“百家論壇”,由五位專家各自主講其中一個傳奇人物。
五位主講人里我偏好赫萬山主講張仲景的這部分。赫萬山是名中醫,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他談張仲景寫下的《傷寒雜病論》,深入淺出介紹中醫核心思想,用實例講解中醫的基本觀點,讀來讓我恍然大悟,幾乎在咖啡館里拍案叫絕。因此我才明白《傷寒雜病論》的精妙,以及張仲景的偉大。
赫萬山教授用《傷寒雜病論》講中醫最重要的觀點:辨證論治,或者“個體化治療”:同樣的病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自然要用不同的治療方式。
他講中醫基本理論:天人相應、陰陽協調和五行。天人相應說人和大自然的神秘聯系,例子是我們都知道的生理時鐘。
陰陽協調說大自然的各種相對變化就是陰陽二氣,譬如天和地、有和無、黑和白、晝和夜等等。人是自然生物,體內也有陰陽二氣。
五行則說“氣”的運行方式。我對五行這一部分讀得最爽,因為赫萬山教授用很科學的方式講解五行,把五行和一般人所以為的風水說里的“金、木、水、火、土”解放出來。《傷寒雜病論》有云: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赫萬山教授解說: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敷布了氣的五種不同的運動方式才使萬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律。人稟五常,這個五常也是五行,人體稟受了五種常規的氣的運動方式,才有了以五臟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統。
譬如,你看他如何解說“木”:有一年他在家后院種了葡萄,到了春天,葡萄的枝長了,他覺得該剪掉一些。怎知道剪掉的枝干流出了很多水,他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他要對葡萄施肥,于是挖溝,不小心挖斷了葡萄根部,也流出了很多水。剛好一個園丁經過,他看到了就說赫老師啊你怎么在春天剪枝!在春天,植物的營養向根的末梢輸送,向枝干的末端輸送。你把枝條剪斷了,那個斷端就會流出大量營養,那是葡萄的眼淚啊!他這一聽,登時聯想到氣的運動。什么氣的運動在春天支配著動植物的生長?營養向四周輸送,去跟的末端,,去枝干的末端,那一定是一種展放的氣。這個氣向四方八面輸送和展放,這是“木”。木在五行里代表氣的展放運動,而不是代表具體的木頭。接下來他還用季節的例子解說“火”(夏天,代表氣的上升運動)、“金”(秋天,代表氣的內收運動)、“水”(冬天,代表氣的潛降運動)。
單是赫教授的這部分,此書已經值得一讀。中醫的奧秘還是得要人用現代可以明白的語言來講解啊,而我認為,古醫書的解讀和系統化的知識傳承將會讓中醫真正展現效力。又有奇想,中醫的陰陽和五行,把人體對應自然萬物。對“氣”的看法和解釋,宇宙萬物存在的法則,不正是物理學嗎?
訂閱: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