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閱讀,之一
近來馬來西亞最熱門的話題是大選,這次大選和以往不一樣,除了有可能實現政黨輪替,選民的積極程度更是空前。不管距離遠近,遊子們相奔走告要回鄉投票,搭飛機搭火車搭巴士或自己開車,動員之廣可謂全民運動,只因為大家都有一致的目標。回鄉的旅程中不妨閱讀劉鎮東的新書《決戰在中間-共創馬來西亞2.0》,劉鎮東出身政治學本科,研究政治經濟學和伊斯蘭政治。2004年回到馬來西亞後沒再離開,念碩士之外也參與政黨,2008年代表行動黨中選為檳城升旗山區國會議員,同期擔任檳城州政府智庫檳城研究院(Penang Institute)的執行長,從此理論和實踐並重。此書收錄他在2009-2013年期間與各大媒體刊載的文章,分門別類之外,也在文章後加上一些背景的註釋,讓讀者們更全面的理解文章的表述。在目前國陣和民聯宣言的氾濫福利下,這本書裡提出的政策和綱領顯得更為實際,從根本處理問題。他堅信這次大選勢必能夠結束一黨專制的時代,提出未來政府應該實行的一些政策。其中地方政府選舉和中央分權至州政府甚至地方政府這兩個建議最為激賞。
新政府將有新氣象,私底下我希望新政府在環境保護政策下有所做為,至少實行垃圾分類,再進一步設定法令減少糧食浪費。糧食浪費的嚴重程度早已超乎想像,從《浪費 - 全球糧食危機解密》這本書裡我們會知道原來地球並不會糧食短缺,某些地方的糧食短缺、糧價高漲、饑荒等等關係到食物的危機,追根究底都是因為另外一些地方的大量浪費糧食所致。書裡一開始就以作者本身在超級市場的垃圾堆裡撿食的經驗震撼了讀者如我,因為作者從垃圾堆裡撿到的食物多數完好無缺,有賣不完的餐盒,表面有一些缺陷的水果,過期卻依舊完好的麵包。這說明了資本社會對食物的態度太過膚淺,消費者如我經過超級市場的烘焙部,反覆檢查標籤上的日期,買了一個今天剛剛出爐的全麥麵包,而架上那些昨天甚至是大前天出爐而依舊新鮮的麵包最後結局就不是我所想及的事情了。這本書告訴了我們那些沒被購買掉的食物去了哪裡-垃圾掩埋場,這裡的浪費可不只是食物本身,食物的生產過程裡所有的資源都被浪費掉了。這本書在細訴當前的城市生活方式浪費多少食物之餘,也擴展了讀者對食物的視角。我們都習慣了在超市裡隨手拿起食物最後在櫃臺結賬,在意的不過是食物的價錢;而忘記了食物本來是在土地裡經過栽種和採收處理而來,那個生產過程裡涉及的林林總總,卻不是一個價錢的數目字所可以完全概括。
可是數目字還是非常有用,尤其是當一大堆數目字聚合在一起時,這是目前正在改變著世界的Big Data。我們常在生活裡不知不覺和Big Data打交道,享受著Big Data帶來的便利,也許應該嘗試了解其底細,看看自己到底承受著怎麼樣的科技,而這個發展將會把我們帶向何方。《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這本書解釋了Big Data的來由和使用,除了列出其好壞影響,也提出了善用此道而壓抑濫用的建議,當然可行與否還是回歸人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可不能責怪水。讀過此書你會大開眼界-Big Data到底能夠做到甚麼程度?最荒謬卻完全可能的例子就是電影 minority report的演出,你會因為你“可能”犯下某項刑事罪而在“犯罪”之前被捕,美其名“預防式”逮捕。在Big Data的時代,事情的因果沒甚麼所謂,重要的是事情之間的關係,如果big data 告訴一家咖啡館的老闆每當他穿白色上衣的那天,營業額會增加一倍。老闆不必在意原因,他只需要穿白色上衣去開店。如果Facebook會存在至30年後,如果我們繼續活躍貼文貼照片。30年後我們大概不用特地寫自傳,一個類似Like的按鈕就能夠總結我們的半輩子。
訂閱:
1 comments:
KOAY
提到...
可以借我看劉鎮東的書嗎?
我也覺得應該成立環保局,落實環保行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