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1G 一些电脑 一些科学 一張照片的誕生 九把刀 人物 十字路口 大城小鎮 小小說 小孩 小旅行 马鲁帝 书本 公園 分享 友人 天空 太魯閣 日本 日偏食 水果 水痘 火车 出游 发生过的 古典樂 台灣 札记 生日 生活 生活,照片 生活方式 生活点滴 生病 电影 买书 亚庇 交通 关丹 吉隆坡 回/记忆 回和记忆 地震 早餐 有机 有孩子的人 有機 羽毛球 耳机 艾西莫夫 住海邊 体育 听歌 希腊 我居住的地方 我家小孩 村上春樹 步行 沙巴 谷中城 豆原 車站 那些我爱过的女孩们 事件 京都 卷雲 咖啡 咖啡館 国家公园 怡保 房子 拍摄婚礼 明信片 治安 法国电影 社会 花蓮 花蓮慢游 转贴 金马仑 陈绮贞 星巴克 星空 星軌 相片 相机 相機 相簿 省思 省思 thought 看电影 科幻 科技 紅葉 若干心事 苹果 郊游 郊遊 面包 音乐空间 音樂 食物 哥本哈根 家鄉 恩田陆 旅游 旅遊 晃蕩 書本 書本,閱讀 烟火 烟雾 神山 阅读 阅读笔记 馬六甲 馬拉松 健康 婚礼 婚禮 婚禮攝影 教育 清明 理发 琐事 荷蘭 設計 野餐 雪山 散文 森林 渡轮 等待 编程 感性一点 感恩 摄影 新加坡 新闻 椰子屋 照片 過年 電影 榴槤 演唱会 静思书轩 寫詩 閱讀 閱讀,書本 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閱讀,書本 器材 澳門 辩论 镜头 餐厅 餐廳 講座 點滴 檳城 瀑布 藍山 藝術 關丹 籃球 攝影 聽歌 ABL apple art badminton basketball blue mountain book bread breakfast bukit tinggi cafe camera cameron cheers cherating classical coffee concert copenhagen denmark design diary durian eclipse fairtrade feeling firework food friend fruit full-frame gadget GRD GRD2 greece happen haruki murakami hometown house hualien incident interior ipoh jandabaik japan jeram toi jogging kelantan KTM kuala lumpur kuantan kundasang kyoto langkawi lens life living style Macau marudi melaka memory miangkam midvalley mossy forest movie mt kinabalu music musicstory nba netherland new year organic panasonic G1 park pasir belanda penang people perhentian photo photography picnic poem portrait postcard prewedding programming reading restaurant rimbun dahan running science sentimental sggabai sharing shopping sick singapore sports star trait starbuck story stroget taiwan technology thought thoughts thoughts.省思 titi eco farm travel trip typica wangsa maju waterfall wedding

閱讀筆記《聖母峰之死》



若干年前去過臺灣爬雪山。出發的飛行途中讀了臺灣登山家高銘和攀爬聖母峰的書,《九死一生》。書裡娓娓敘述高銘和如何組織臺灣的聖母峰遠征隊,如何訓練隊員,遠征聖母峰期間有隊友在登頂前意外逝世,最後只剩下高銘和一人和兩位嚮導攻頂。攻頂後大伙兒要回去營地卻遇上暴風雪,高銘和走不動了。兩位嚮導各自求生,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去援救高銘和。九死一生的這一生大概是說高銘和奇蹟般的在暴風雪和低溫裡熬過來,失去了手指、腳趾、鼻子,撿回一條命。

尤有甚者,那場暴風雪還造成了聖母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山難(一直到2014年的雪崩山難和2015年尼泊爾地震後的基地雪崩),死了8人,其中有名震四方的美國登山家Scott Fischer和紐西蘭登山家Rob Hall。Rob Hall是Adventures Consultants 遠征隊隊長,他的隊伍裡有8名客戶,各自付了價格不菲的團費,期待Rob能夠把他們帶領到世界最高峰。其中一名客戶是Jon Krakauer,他是 Outdoor運動雜誌的記者,那次隨團也肩負著報導商業遠征隊的攻頂事項。

災難後Krakauer以幸存者的身份寫了《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書裡詳細記述了遠征隊攻頂的經過以及災難發生的細節。其中多有歸咎其他登山者之處,包括指責高銘和在隊員意外身亡後依然堅持攻頂,以及另一商業遠征隊的嚮導見死不救。此書後來引起眾多爭議,高銘和以及被指責見死不救的嚮導都不甘被抹黑,各有說法,嚮導後來也寫了一本書《The Climb: Tragic Ambitions on Everest》來反駁Krakauer。

我倒是覺得這些爭議無損此書在報導商業化登山方面的價值,作者把山難歸咎于商業團把沒受過8000公尺以上登山訓練的客人勉強帶去攻頂則見仁見智。不過聖母峰登頂這件事情確實成了一門生意,彷彿付得起錢就有機會登頂。聖母峰不再是登山家引以為豪的征服,聖母峰已死。這樣說其實有嘩眾之疑,畢竟把自己弄到8000多公尺高多地方,冷到結冰不說,還有高山症、缺氧等等折磨身心的苦難,花錢買罪受麼?於是這回到最初的問題,人為甚麼要登山?有人給過一個挺有意思的答案。“因為山在那裏”。如果要問我甚麼讀這本書的話,我不會說因為書擺在書局的當眼處。我想我會說因為我沒想過用自己的瘦弱身子去爬聖母峰,可是我想透過登山者的經歷去體會對山的敬畏,想透過那些發生過的災難來警惕自己對生活的安逸。

至於同一場災難有好幾本不同說法的書,我們大可延伸閱讀,透過不同的眼睛看見不同的風景,也透過不同的心靈感受不同的顫抖。



1 comments:








啤酒花™_J

提到...

见山是山。
身在山在裏时候,何须记挂着山?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by fox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United State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