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和全球化
哦,不,开斋节假期还没有全球化。
我想说的不过是这两天假期里我在闲逛的时光里头发现的全球化痕迹。譬如今早我和弟弟到附近的餐厅吃香港点心,而后他回去公司,顺路放我在time square。时间未至十点,商场还没开门,我坐在外头的美国starbuck咖啡厅等待。广场开门后我去GSC买了一张电影票看美国电影Eagle Eye,等待的当儿去美国书店Borders翻翻里头马来西亚大将书行的中文书,间中翻开荷兰的philips手机检查时间以免错过电影上映的时间。看完电影已是中午,我走到美国的subway吃了一客三文治午餐。然后去源自台湾的静思书轩喝茶看书,看了两本台湾的天下杂志,再看自己带去的翻译小说,美国人写的《美国众神》。看到小说里面的人物出牢后去酒吧吃汉堡和大分薯条,我突然间也很想吃薯条。后来我没有去麦当劳买薯条,反而走到KLCC搭轻快铁。经过酒店的落地玻璃窗,看见里头的年轻貌美女孩穿着制服在工作。经过停在路边的旅游巴士,司机大叔在驾驶座上打盹。横越马路走进KLCC展览中心,外头的警卫指挥着驶入大门口的车子。经过很多商店,里面都有人工作着。虽然今天是假期。
世界就是这样子吧。有些人假期,有些人就得工作。我以为全球化也是,有些国家没有点心,就从香港输入;有些国家没有咖啡,就从美国输入。可是我为什么看美国作家的书?马来西亚并不是没有作家。马来西亚也有电影啊。这就是差异性的需求了。全球化必要允许差异性,就像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必然需要生物的多样化。就像商场里也要有花草树木。
訂閱:
0 comments:
張貼留言